當前位置:
首頁 > 技術文章 > 影響抗原-抗體結合反應的因素
目錄導航 Directory
技術支持Article
影響抗原-抗體結合反應的因素
點擊次數:2995 更新時間:2019-06-09

影響抗原-抗體(ti) 結合反應的因素

 

影響抗原-抗體(ti) 反應的因素很多,主要包括其自身的性質和外界實驗條件。

1抗原抗體(ti) 的性質

抗原-抗體(ti) 反應的整體(ti) 強度受3個(ge) 因素控製:抗體(ti) 對表位的內(nei) 在親(qin) 和力,抗原抗體(ti) 的結合價(jia) 以及參與(yu) 反應成分的立體(ti) 結構。其中親(qin) 和性和特異性是反應的關(guan) 鍵因素。

2電解質

抗原抗體(ti) 發生特異性結合後,由由親(qin) 水性膠體(ti) 變為(wei) 疏水性膠體(ti) ,電解質的存在會(hui) 使抗原-抗體(ti) 複合物失去電荷而沉澱或凝集,出現可見反應。常用0.85%的氯化鈉或各種緩衝(chong) 溶液作為(wei) 抗原抗體(ti) 的稀釋液,用來中和膠體(ti) 粒子上的電荷,促使抗原-抗體(ti) 複合物從(cong) 溶液中析出,形成可見的沉澱物或凝聚物。

3酸堿性

蛋白質具有兩(liang) 性電離的性質,抗原抗體(ti) 的反應必須在合適的PH環境中進行。一般為(wei) pH=6.0~8.0,超出此範圍會(hui) 影響抗原抗體(ti) 的理化性質,出現假陰性反應。

4溫度

在一定的範圍內(nei) 適當的溫度會(hui) 增加抗原抗體(ti) 分子的運動,增加分子碰撞的機會(hui) ,使反應速度加快。一般抗原抗體(ti) 的溫度為(wei) 37℃,溫度高於(yu) 50℃,會(hui) 使結合的抗原抗體(ti) 解離、變性;溫度太低,反應速度變慢。但某些抗原-抗體(ti) 反應有其*的適合溫度,如冷凝集素在4℃左右與(yu) 紅細胞結合hao,20℃以上反而解離。此外適當震蕩或攪拌也可促使抗原抗體(ti) 分子的接觸,加速反應的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