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
首頁 > 技術文章 > 溶菌酶
目錄導航 Directory
技術支持Article
溶菌酶
點擊次數:1153 更新時間:2011-09-12

溶菌酶

溶菌酶(Lysozyme muramdase),對它的研究zui早是從(cong) Nicoile 於(yu) 1907年發表枯草芽抱杆菌(B.subtilis)溶解因子的報告開始的。兩(liang) 年後,Laschtschenko 指出雞卵白有強抑菌作用,zui酶作用的結果。1922Fleming 在某些組織和分泌物中發現一種有明顯溶解細菌的成分,並把起溶菌作用的因子命名為(wei) 溶菌酶。從(cong) 此,便開始了對的研究,並有了新的發展。Fleming指出,不僅(jin) 在動物體(ti) 中,而且在植物(蕪菁)和微生物(溶壁微球菌,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)體(ti) 中也有這種溶菌因子。有抗病毒和細菌的能力,溶壁微球菌提取的用於(yu) 治療眼部感染和腸胃病。是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因子,參與(yu) 機體(ti) 的防禦功能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機體(ti) 的免疫能力,是一項較靈敏的亞(ya) 臨(lin) 床指標,該指標在醫學上應用已較廣泛。

   主要來源於(yu) 脾、蛋白、鼻黏液和植物膠,可水解N-乙酰溶菌酸和殘留於(yu) 黏多糖和黏肽中的2-乙酰胺-2-脫氧-D-葡萄糖之間的β-14-鏈,可溶解細胞的細胞壁,也可以緩慢溶解角質。

   分析方法:可用黃色微球菌比濁法和平板擴散法檢測,但該方法存在特異性、重複性和準確性差等缺陷。為(wei) 了提高測定的特異性和準確性,已建立了免疫學測定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