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. 直接免疫熒光法測抗原
基本原理
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(ti) 上,直接與(yu) 相應抗原反應。其優(you) 點是方法簡便、特異性高,非特異性熒光染色少,相對使用標記抗體(ti) 用量偏大。
試劑與(yu) 儀(yi) 器
磷酸鹽緩衝(chong) 鹽水(PBS):0.01mol/L,pH7.4
熒光標記的抗體(ti) 溶液:以 0.01mol/L,pH7.4 的 PBS 進行稀釋
緩衝(chong) 甘油:分析純無熒光的甘油 9 份+ pH9.2 0.2M 碳酸鹽緩衝(chong) 液 1 份配製
搪瓷桶三隻(內(nei) 有 0.01mol/L,pH7.4 的 PBS 1500ml)
有蓋搪瓷盒一隻(內(nei) 鋪一層浸濕的紗布墊)
熒光顯微鏡
玻片架
濾紙
37℃溫箱等。
實驗步驟
1. 滴加 0.01mol/L,pH7.4 的PBS於(yu) 待檢標本片上,10min後棄去,使標本保持一定濕度。
2. 滴加適當稀釋的熒光標記的抗體(ti) 溶液,使其*覆蓋標本,置於(yu) 有蓋搪瓷盒內(nei) ,保溫一
30min
定時間(參考:30min)。
3. 取出玻片,置玻片架上,先用 0.01mol/L,pH7.4 的 PBS 衝(chong) 洗後,再按順序過 0.01mol/L,
pH7.4 的 PBS 三缸浸泡,每缸 3-5 min,不時振蕩。
4. 取出玻片,用濾紙吸去多餘(yu) 水分,但不使標本幹燥,加一滴緩衝(chong) 甘油,以蓋玻片覆蓋。
5. 立即用熒光顯微鏡觀察。觀察標本的特異性熒光強度,一般可用“+”表示:
(-)無熒光;(±)極弱的可疑熒光;(+)熒光較弱,但清楚可見;(++)熒光明亮;(+++
--++++)熒光閃亮。待檢標本特異性熒光染色強度達“++”以上,而各種對照顯示為(wei) (±)
或(-),即可判定為(wei) 陽性。
注意事項
1. 對熒光標記的抗體(ti) 的稀釋,要保證抗體(ti) 的蛋白有一定的濃度,一般稀釋在 1:20-100 之
間,要自行摸索*梯度,建立的稀釋比例,抗體(ti) 濃度過低,會(hui) 導致產(chan) 生的熒光過弱,
影響結果的觀察。
2. 染色的溫度和時間需要根據各種不同的標本及抗原而變化,染色時間可以從(cong) 10 min 到數
小時,一般 30 min 已足夠。染色溫度多采用室溫(25℃左右),高於(yu) 37℃可加強染色效果,
但對不耐熱的抗原(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)可采用 0-2℃的低溫,延長染色時間。低溫染
色過夜較 37℃30 min 效果好的多。
3. 為(wei) 了保證熒光染色的正確性,試驗時需設置下述對照,以排除某些非特異性熒光染
色的幹擾。
(1)標本自發熒光對照:標本加 1-2 滴 0.01mol/L,pH7.4 的 PBS。
(2)特異性對照(抑製試驗):標本加未標記的特異性抗體(ti) ,再加熒光標記的特異性抗
體(ti) 。
如果標本自發熒光對照和特異性對照呈無熒光或弱熒光, 待檢標本呈強熒光,則為(wei) 特異性陽性染色。
4. 一般標本在高壓汞燈下照射超過 3min,就有熒光減弱現象,經熒光染色的標本在當天觀察,隨著時間的延長,熒光強度會(hui) 逐漸下降。
二. 間接免疫熒光法測抗原
基本原理
染色程序分為(wei) 兩(liang) 步,*步,用已知未標記的抗體(ti) (待檢標本)加到已知抗原(待檢標本)
標本上,在濕盒中 37℃保溫 30min,使抗原抗體(ti) 充分結合,然後洗滌,除去未結合的抗體(ti) 。
第二步,加上熒光標記的抗球蛋白抗體(ti) 或抗 IgG、IgM 抗體(ti) (通常為(wei) 熒光標記的對應二抗)。
如果*步發生了抗原抗體(ti) 反應,標記的熒光標記的二抗就會(hui) 和已結合抗原的抗體(ti) 進一步結
合,從(cong) 而可鑒定被檢測抗原。
試劑與(yu) 儀(yi) 器
磷酸鹽緩衝(chong) 鹽水(PBS):0.01mol/L,pH7.4
緩衝(chong) 甘油:分析純無熒光的甘油 9 份+ pH9.2 0.2M 碳酸鹽緩衝(chong) 液 1 份配製。
熒光標記的抗人球蛋白抗體(ti) :以 0.01mol/L,pH7.4 的 PBS 進行稀釋 。
搪瓷桶三隻(內(nei) 有 0.01mol/L,pH7.4 的 PBS 1500ml)
有蓋搪瓷盒一隻(內(nei) 鋪一層浸濕的紗布墊)
熒光顯微鏡
玻片架
濾紙
37℃溫箱等。
實驗步驟
1. 滴加 0.01mol/L,pH7.4 的 PBS 於(yu) 未知抗原標本片,10min 後棄去,使標本片保持一定濕度。
2. 滴加以 0.01mol/L,pH7.4 的 PBS 適當稀釋抗體(ti) ,覆蓋未知抗原標本片。將玻片置於(yu) 有蓋搪瓷盒內(nei) ,37℃保溫 30min。
3. 取出玻片,置於(yu) 玻片架上,先用 0.01mol/L,pH7.4 的 PBS 衝(chong) 洗 1-2 次,然後按順序過0.01mol/L,pH7.4 的 PBS 三缸浸泡,每缸 5min,不時振蕩 。
4. 取出玻片,用濾紙吸去多餘(yu) 水分,但不使標本幹燥,滴加一滴一定稀釋度的熒光標記二
抗
5. 將玻片平放在有蓋搪瓷盒內(nei) ,37℃保溫 30min。
6. 重複操作 3。
7. 取出玻片,用濾紙吸去多餘(yu) 水分,滴加一滴緩衝(chong) 甘油,再覆以蓋玻片。
8. 熒光顯微鏡高倍視野下觀察,結果判定同直接法。
注意事項
1. 熒光染色後一般在 1h 內(nei) 完成觀察,或於(yu) 4℃保存 4h,時間過長 ,會(hui) 使熒光減弱。
2. 每次試驗時 ,需設置以下兩(liang) 種對照:
(1) 陰性對照:陰性血清+熒光標記物 (需有使用人員自行建立標準)
(2) 熒光標記物對照:PBS+熒光標記物
如果標本自發熒光對照和特異性對照呈無熒光或弱熒光, 待檢標本呈強熒光,則為(wei)
特異性陽性染色。
3. 未知抗原標本片需在操作的各個(ge) 步驟中,始終保持濕潤,避免幹燥。
4. 所滴加的抗體(ti) 或熒光標記物,應始終保持在未知抗原標本片上,避免因放置不平使液體(ti)
流失,從(cong) 而造成非特異性熒光染色。
Storage: Store at –20 ºC for one year. Avoid repeated freeze/thaw cycles. The
lyophilized antibody is stable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at least one month and for greater
than a year when kept at -20ºC. When reconstituted in sterile pH 7.4 0.01M PBS or diluent
of antibody, the antibody is stable for at least six weeks at 2-4 ºC.
Important Note: This product as supplied is intended for research use only, not for use in
human, therapeutic or diagnostic applications.